疫情防控期间,乌拉盖管理区人民法院始终牢记司法为民初心,一手严抓疫情防控,一手力推两个“一站式”建设,以创新为突破,以落实求实效,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推动两个“一站式”建设提档升级,打造出了天边草原诉讼服务和多元解纷的“地方特色品牌”。
一、完善“机制规则库”,实现工作标准化。
2019年至今,按照最高院两个“一站式”建设要求,乌拉盖人民法院多次外出考察学习,通过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等方式,积极汲取其他法院先进经验和做法,并结合本院实际,对立案服务、多元化解、诉调对接、分调裁审等各项工作机制进行完善,共建档13类,出台各类机制和制度30余项,为工作良好有序开展指明航向。乌拉盖法院还设计制作了蒙汉双语诉讼服务宣传折页,方便当事人阅知诉讼知识。
二、打造“诉前调解全网络”,实现维权集约化。
进一步深化与司法局、公安交警大队、劳动监察大队、卫计局等单位的诉调对接机制,并特邀了12调解组织和50余名调解员参与大调解工作。坚持以诉调对接中心为诉前调解主阵地,特邀调解组织为前沿保障,特邀调解员进驻法院设立调解室为战斗堡垒的全方位立体式多元调解网络体系,真正实现矛盾纠纷的诉源治理。
三、建立“1+1+1+N”团队,实现化解纠纷高效化。
乌拉盖法院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由案件分流员对案件进行三次分流,即“诉非分流”、“调裁分流”、“繁简分流”。并创设了“1+1+1+N”调解速裁团队模式,即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若干调解员组成的团队,根据案件性质,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先由调解员开展诉前委派调解,调解成功的案件直接交由速裁团队法官办理司法确认。遇有调解疑难案件,调解员可直接邀请速裁团队法官及助理协助调解。调解不成的案件,再进行速裁快审与繁案精审的分流,形成了多元解纷、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分调裁审”特色格局。
四、开通“立案直通车”,实现立案渠道多样化。
乌拉盖法院以便民利民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为抓手,保障立案登记制改革全面实施,在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的同时,着力打造以现场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立案等多渠道全方位的立案服务体系,对收到的立案请求实行提供贯通诉讼全过程的一站式服务,打通了立案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乌拉盖法院已经办理跨域立案案件7件,网上立案10件。同时,乌拉盖法院还开辟了弱势群体维权“绿色通道”,对行动不便、生活困难或追索“三费”等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实行优先接待、优先立案、快结快审、优先执行。目前已办理绿色通道案件15件。
五、运用“互联网+诉讼服务”,实现诉讼服务智能化。
乌拉盖法院积极推行“互联网+”办案模式,尤其在疫情防控及农牧区春季生产期间,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及“云庭审平台”开展线上调解和网上开庭,尽量减少公共服务区域人员流动,也为农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诉讼便利,“互联网+”的诉讼服务平台成为法院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2020年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线上成功调解案件60余起,“云庭审平台”办理网上开庭案件8件。同时,乌拉盖法院还设计制作了网络版《乌拉盖法院智能法宝》,随时随地为群众提供指尖上的诉讼服务指引。
今后,乌拉盖管理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围绕两个“一站式”建设,从聚焦硬件配备、软件升级、制度完善、功能扩展,向重塑诉讼格局全方位改革拓展,努力打造出符合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崭新模式,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幸福感。